首页 本馆概况 党建专栏 活动开展 非遗专栏 艺术欣赏 网上培训 网上展厅 视频影像 请您留言
· “暑期艺术奇旅” 启幕 奏响夏..
· 2025年山东省第三届文化馆(..
· 喜报 | 我市6幅农民画作品闪..
· 2025山东省“百团汇演”暨枣..
· 喜报 | 枣庄市文化馆群星舞蹈..
· “江河石语·艺颂党恩”自然艺术..
· 喜报 | 山东省少儿大画廊优秀..
  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-> 非遗专栏->  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(柳琴戏)

发布时间:2014/2/13 17:46:14  浏览次数:3232   

柳琴戏,也叫拉魂腔、拉后腔、拉花腔等。主要流行鲁南、苏北以及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,山东枣庄、临沂一带的流浪艺人,融合当地流传的肘鼓子、花鼓、四句腔等说唱艺术形式,并借鉴柳子戏、溜山腔、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,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地方曲艺形式。以柳叶琴为伴奏乐器,节奏明快,唱腔生动;表演程式灵活多变,演出剧目多取自生活,角色行当较为齐全;男声唱腔高亢,女声唱腔婉转柔美,尤以叠句、衬词、衬腔的演唱见长,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戏。














 版权所有:枣庄市文化馆 电话:0632-8799717  地址: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与永兴路交叉口枣庄文化中心  鲁ICP备2021028179号-1技术支持:前沿科技